云阳县栖霞村柑橘园项目
改革开放以来,重庆云阳县柑橘生产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掀起了三次大规模栽植柑橘的热潮。特别是20世纪9年代初,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完成了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建立500亩高标准示范园1个和基地果园1000亩。2004年以来,利用多项涉农目在全县24个乡镇较为相对集中地建设优质脐橙基地65000亩,该基地引进了奧越信智能农业户外气象监测系统与土壤墒情采集系统,户外气象站监测系统配备了风速,风向,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大气压,雨量等监测功能,将实时监测的数据显示在户外LED屏上;土壤墒情采集系统配备了土壤温湿度,土壤PH,土壤电导率,土壤NPK等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同样显示在LED屏幕上。


相关新闻
-
江西抚州谷岗生态种植基地项目
江西抚州谷岗生态种植基地项目 谷岗乡位于江西省乐安县东南部,为崇仁、乐安、宜黄三县交界处,南北狭长,四面环山,平均海拔750米,最高海拔1265米。距县城26公里,总面积161.12平方公里。该乡还大力推进退耕还林4500多亩,发展厚朴等中药材林3000多亩,发展小水电企业3家共9座。不久的将来,”厚朴之乡”、”小水电之乡””旅游之乡”将成为该乡新的经济亮点。谷岗乡经济以林业为主,农业次之;主要农副产品有稻谷、大豆、红薯、鲜鱼、香菇、木耳、冬笋、明笋、小山竹笋和生猪等,联合奧越信智慧农业在种植基…
应用案例 2025年9月1日 -
猕猴桃智慧种植小型气象站助力果农“看天管理”
猕猴桃智慧种植小型气象站助力果农“看天管理” 传统种植长期面临气象灾害响应滞后、环境数据依赖经验判断等问题,当地联合农业科技企业与高校,启动“智慧果园”项目,重点在3000亩示范园区部署室外小型气象站,结合物联网,构建气象数据驱动的种植决策体系,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园区内每50亩设置1台多参数室外气象站,实时采集风速、降雨量、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霜冻指数等10项数据,每10分钟上传至云端平台。 灌溉优化:结合降雨预测与土壤湿度数据,动态调整水肥一体化系统,减少无效灌溉,节水率…
应用案例 2025年4月15日 -
农业大学日光大棚智能化
农业大学日光大棚智能化 农业大学基于设施农业发展趋势,于2024年启动日光大棚智慧化改造项目,引入深圳奥越信智慧农业的室外气象站、水肥一体化设备及智能控制系统,构建覆盖环境监测、精准调控、远程管理的全链条智慧农业体系。项目覆盖校内科研基地示范基地,推动农业科研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 一、核心技术应用 多维度环境监测网络 室外气象站:部署奥越信JC-QC7小型气象站,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CO₂浓度等数据,并通过物联网传输至中央控制平台。系统可预测极端天气(如低温、暴雪)并触发…
应用案例 2025年4月15日 -
新疆和田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案例
新疆和田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案例 一、项目背景 新疆和田地区作为农业大区,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高效农业的需求。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田县政府决定启动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和绿色化。 二、项目目标 新疆和田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构建一个集智能控制、环境监测、病虫害防治于一体的综合性物联网平台。通过该平台,农户可以实时掌握农田环境数据,精准控制农业生产设备,有效防治病虫害,从而提高农业…
应用案例 2024年12月16日 -
休宁县企业菊花质量追溯系统及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案例
休宁县企业菊花质量追溯系统及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案例 休宁县作为菊花的重要产地,近年来在菊花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菊花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为了确保菊花的质量与安全,休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决定开展企业菊花质量追溯系统及物联网平台建设项目,以提升菊花产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智能控制箱作为物联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控制箱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了对种植环境的精确控制。例如,当土壤湿度过低时,控制箱会自动启动灌溉系统;当温度过高…
应用案例 2024年12月16日